1、.如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2、顾炎武曾批评明代后期学者赵凡夫的《说文长笺》(研究传统语言文字、音韵等方面的著作)过于简陋粗疏。现代学者解释:“明代后期谈《说文》,总是学问上努力的表现,清初研究《说文》成绩卓越的人渐多,自然看不惯明朝学者的粗疏,惟我们觉得开风气之先的,都是粗枝大叶的。”现代学者所说的“开风气之先”指的是何种风气的转变?
A.从注释经典到谈论心性
B.从空谈心性到注重实学
C.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D.从固守旧学到西学东渐
3、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今介甫(王安石字)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
A.研究者立场影响了对王安石的评价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文献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D.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4、187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普遍认同
C.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D.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5、孙中山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在步入工业化后暴露出严重弊端一一社会贫富悬殊导致的两极分化。为避免中国重蹈覆辙,他主张进行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文学革命
D.社会革命
6、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繁荣冲击农业生产
B.残酷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D.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7、明代《太函集》记载了嘉靖年间商人朱云治经营制铁业的活动:“朱处士云治,字天铎,海阳(安徽休宁县)新溪人也。……从兄贾闽,盖课铁冶山中,诸佣人率多处士长者……业大饶。”据此可知,明朝中后期
A.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
B.雇佣劳动现象较为普遍
C.商业资本流向有所变化
D.民营冶矿业开始发展
8、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从材料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广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口
B.唐代的手工业很发达
C.唐朝时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D.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9、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qì),应驮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反映了
A.唐朝陆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
B.唐朝时安西地区丝织业的发达
C.白银成为唐时普遍流通的货币
D.唐朝长安城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10、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表体现了中华武术蕴含的独特魅力,由此可知中华武术( )
技击观一 |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制、性命双修 |
健身观 | 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 |
意境观 | 形意统合、形神兼备、天人台、物我两忘 |
抱拳礼 | 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 |
A.浸润着传统文化理念
B.凸显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C.根植于传统佛道思想
D.决定国人精神品格的形成
11、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开支则由国家财政下拨。1983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利改税”,企业上缴55%的企业所得税,剩下的45%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分成。这表明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按劳分配原则得到贯彻
C.开始试行现代企业制度
D.企业经营自主权有所加强
12、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大会宣言指出:“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今后宜更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使国家得借吾人血汗一洗百年之奇耻。“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捐钱捐物是南洋华侨支援抗战的重要方式
②“总会”号召南洋华侨投身于太平洋战争
③抗日战争已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④中华儿女展现出无坚不摧的凝聚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1931年,甘地在《青年印度》上发文称:“读者们都明白,《青年印度》和《新生活》都不因商业目的而存在。它们的唯一目标是,教育民众通过非暴力追求真理的方式去赢取‘完全自治’。”甘地的说法意在( )
A.为政治变革营造舆论氛围
B.创造民族独立运动的新形式
C.压缩民族工商业发展空间
D.提高中下层民众的文化素养
14、出土于埃及的《纳尔迈调色板》是一块盾形石板(下图),见证了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文字发展中“以字注画”的阶段。重大事件是以图画形式完成,其中人物、地点等重要信息标注文字。据学者研究,这种形式最初诞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据此可知当时的埃及( )
(正面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王冠是代表下埃及的红冠)
A.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楔形文字体系
B.在与西亚文明的交流中受其影响
C.在王的领导下进行统一埃及的战争
D.通过艺术作品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15、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
C.行省所握权柄颇重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6、元朝回回人忽思慧,担任太医,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饮食卫生营养专著《饮膳正要》。该书卷一讲各类食物禁忌;卷二讲原料、饮料和食疗;卷三讲粮食、蔬菜、各种肉类和水果等。早年传往日本,明清两代曾多次翻印,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
A.蒙古人生活全面中原化
B.理学修身催生中医养生
C.元朝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D.药食同源观念影响广泛
17、280年,西晋政府颁布占田令,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官吏以官品高卑贵贱分等占田。西晋占田令
A.加强了政府社会掌控力
B.压制大土地所有制经济
C.有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国家统一提供了保障
18、清朝时期,广州的行商是一个地域色彩较浓厚的行业,但不少著名行商的资本是来自福建、浙江;四川井盐中,从事制盐的企业主大多是湖南、湖北、陕西和广东的客籍商人;在矿业中,云南铜矿在它的兴盛时期,厚积资本进行开采的,多为三江、两户、川广富商大贾。据此可推断出,清代( )
A.政府专营政策有所放松
B.商业资本流动的广泛性
C.手工业分工现象较明显
D.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
19、某同学在研究现代世界发展有关问题时编制了如下表格。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
时间 | 事件 |
1989年 | 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
1993年 | 欧洲联盟成立 |
1995年 |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 |
1999年 | 二十国集团成立 |
2001年 |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
A.经济区域集团的发展
B.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国际治理机制的改进
D.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20、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主要体现在
A.皇权受到制约
B.实行联邦制
C.设立责任内阁
D.议会拥有立法权
21、中共二大发布的宣言指出,中国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党为保障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联合战线里设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由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客观分析了民主革命的实际问题
B.认识到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C.探索出了中国农村革命的新道路
D.开始独立领导国民大革命
22、1913年,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独占企业之一福特公司原来每生产一辆汽车所需劳动时间为12小时8分钟。当引进T型车装配线后,时间缩短至2小时35分。后来继续扩大T型车装配线后,平均每辆车所需时间降低为一个半小时。这说明
A.垄断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
B.行业垄断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C.自由竞争的企业法则遭抛弃
D.商业垄断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平
23、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新消费主义使得各阶层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围的商品。……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提高
B.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的结合更加的密切
C.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24、在罗马法中,“一切权利均因人而设”,即使是未出生的婴儿,也处于与新生儿完全同等的地位。正如著名的罗马法学家保罗所说:“当涉及胎儿的利益时,母体中的胎儿像活人一样被看待,尽管在它出生以前这对他人毫无裨益。”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
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蕴含了对平等的朴素追求
D.充分保护平民的正当权益
25、洋务运动(____—1895年)
26、指导思想:“____”【知识点113】
(1)含义:在坚持中国的____制度和传统的____的基础上,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____,以求富国强兵。
(2)特点:学习西方的____。以西方先进技术为武器,维护____,挽救民族危机。
(3)评价
①将____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____历程的第一步
②只学____不学____,注定了它的破产,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7、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____。【知识点174】
28、历史条件【知识点163】
(1)思想基础:____的广泛传播。
(2)阶级基础:____的队伍壮大。
(3)____: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外部条件:____的帮助。
(5)催化作用:____、李大钊等一批先进马克思主义者的活动。
29、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不是只有和平与渐进,也充斥着血腥与暴力。请按表格的
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位置(填写字母,不能复选)。
英国革命(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C)德国王朝战争(D)
中国辛亥革命(E)俄国十月革命(F)中国抗日战争(G)
30、背景【知识点126】
(1)国际形势: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大势所趋
(2)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____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经济基础: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____,经济实力增强
(4)阶级基础:____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5)思想基础;____思想的传播。
31、维新变法运动(____—____年)
32、交通事业的进步【知识点153】
(1)1909年,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____通车
(2)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1909年,___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33、谚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印记的“历史事件”相对应(填写字母)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1) 周公( ) 设河西四郡(A)
(2) 汉武帝( ) 废除丞相(B)
(3) 朱元璋( ) 制礼作乐(C)
(4) 康熙帝( ) 签订《尼布楚条约》(D)
34、国共合作
(1)条件【知识点166】
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____战线;②国民党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____”
③____的指导
(2)标志:____年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知识点167】
(3)合作方式:党内合作【知识点168】
(4)新三民主义【知识点169】
①背景:孙中山从____的胜利中看到希望;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②内容
A.____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____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____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③评价
A.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的革命目标基本相同,成为国共合作的____和____时期的旗帜
B.局限性:仍然没有超出____民主主义的范畴,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3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姓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梏,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1) 结合材料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商鞅为实现秦国“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所采取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影响。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整体化”或者“一体化”较为准确地勾画了世界历史大潮的一般流向。世界历史进程还有一个由整体到分散的碎裂化过程。如果把世界历史纳入全球整体的宏观视野,我们就会看到,人类历史是在两种力量或运动的冲突和协调的动态平衡中向前发展的。他们之间互相制约平衡、交错互动,使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动态性、曲折性、周期性和阶段性。
——摘编自王玮《世界历史进程的悖论:整合与碎裂》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科学中心 | 国家 | 转移 | 成就 |
第一个 | 意大利 (1504~1610年) | / | 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伽利略奠定(地面)近代力学的基础 |
第二个 | 英国 (1660~1750年) | 第一次转移 | 实现了以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发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学大综合,发生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
第三个 | 法国 (1760~1840年) | 第二次转移 | 创办了一系列新的军事院校、医学院校、技工学校和一些新的大学;改造巴黎科学院,使院士们成了真正的职业科学家。此外,还形成了集中型科学组织 |
第四个 | 德国 (1875~1920年) | 第三次转移 | 实现了第二次科学理论的大综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特性开始显现,科技、工业和社会发展的互动更加明显 |
第五个 | 美国 (1920年至今) | 第四次转移 | 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子技术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策源地 |
——摘编自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第二个科学中心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科学中心第三次转移的特点与影响。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 | 流行词汇 |
|
|
|
|
1840—1912年 | 师夷长技 | 洋布 | 洋火 | 兴民权 | 革命…… |
1912—1949年 | 共和约法 | 民主科学 | 实业救国 | 她…… |
|
1949—1978年 | 列宁装 | 三大改造 | 人民代表 | 粮票…… |
|
1978年以后 | 专业户 | 乡镇企业 | 村民委员会 | 股票 | 互联网…… |
根据材料,从每一个阶段中选取一个信息词,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角度提炼一个具体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39、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 区域 | 东汉后期 | 唐朝前期 |
黄河流域 | 765 | 669 |
长江流域 | 342 | 611 |
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